新聞中心
23年行業深耕細作,見證成長歷程
23年行業深耕細作,見證成長歷程
2019.06.20 閱讀:2712
基于MES統計分析的11項改善:制造執行系統能夠對制造執行過程當中的生產數據進行記錄。這些數據,不僅僅是提供一種結果展示,而應該對其進行深入的挖掘,支持MES系統的持續改進。本文結合筆者的經驗和對MES的理解,對MES的數據統計分析進行一下基本梳理??赡懿蝗妫氲绞裁淳蛯懯裁窗?,更多的是體現一下自己的思路吧。
統計嗎,一般來說都是事后的,但是我們一般都是將統計和分析放在一起結合來說的。而這種事后分析,就算是一種亡羊補牢,也是應該深入重視的,否則好不容易執行獲得的數據,不能夠發現其中的問題,這些問題有可能持續的存在而得不到改進,這些執行數據的價值也就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這就不是我們希望的了。
制造執行過程當中還有很多在線的實時數據,這種數據有時候是可以支持實時的分析并演變成控制指令,并對生產進行干預的,這方面本文就不多說了。下次有機會專門來說這種實時的數據如何來利用?尤其是結合工業互聯網所開展的智能運用吧。
制造執行系統的統計分析是很多的,本文只是對自己認為大家可能會遺漏,或者自己感到比較興趣的,做個梳理介紹。
(1)工時數據統計分析
通過統計每個工人進行工件生產的時候所用的時間。我們可以:
掌握工人隨著時間的延展,生產效率是否有提升?針對性的進行分析,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來有針對性的提高工人的金融水平。這是改善1。
掌握不同工人,在生產同樣的工件任務的時候,其時間的差異有多大?進一步的,選取優秀的,比如制定SOP,就是標準作業操作規范,實現全員生產率提高。這是改善2。
統計工序的工時時間,這個對于現在的企業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為工時不準是現在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通過統計歷史上的工時數據,當然是和設備要結合的,可以設置近期的權重比較大等方式,實現工時的一種統計。這個對于作業排產來說是非常有用的一種基礎數據。這是改善3。
統計庫存工人出入庫所進行的操作數量,分析彼此之間的差異,進而可以支持,是否需要出庫和入庫分開?或者從某種程度上進行統一的工作量優化調配。這是改善4。
(2)訂單流轉周期
訂單的流轉周期能夠反映很多問題,除了表面上的訂單在車間所停留的時間長短之外,還代表了企業車間運行的一種綜合水平,比如物料準確到位率、比如資源配置優劣性等,這都是一種綜合性的考慮。
各個訂單的流轉周期,尤其是結合時間維度的,不同時期的流轉周期的變化情況,可以反映出車間生產組織有序性的變動情況,并根據分析的結果進行系列的改進。這是改善5。
(3)作業按期執行率(訂單按期完工率)
可能大部分企業都在追求訂單按期完工率,但為了保證訂單按期完工率,就必須細化到工序級的作業按期執行率控制,沒有過程就談不上結果。作業按期執行率也是車間運行的綜合性評判指標,會反映出工時不準、資源準備不到位、功能技能水平等各方面的綜合問題。
通過同國際訂單按期執行率,尤其是將該指標細分到具體的問題方面,比如按期開工有多少、按期完工有多少、隨著時間變化改善情況如何等,并且間接實現了APS功能與性能的考核,比如是否能夠根據現場實際狀態進行動態調度(如果能夠動態調度,則后續的作業按期執行率會相應的提高),并針對性的改進。這是改善6。
(4)資源工序關聯關系
任何一個訂單,在執行完畢之后,其實都留下了一個結合工藝流程的資源執行鏈條,這個當然說的是實際每道工序所用的制造資源。
每道工序在歷史上都在哪些資源上進行過生產?各自生產所用的時間是多少?工件的加工質量如何?這樣有利于下次進行資源工序匹配的時候,可以考慮優先選用加工時間短和加工質量高的設備資源。如果數據足夠豐富,價值足夠有用,可以認為這是一種大數據的分析。這是改善7。
每道工序歷史上在哪些資源的加工應用次數?可以根據時間的維度進行分析,比如近期的具有更高的權重??梢詾殚_展排產調度應用時候,提供一種參考依據,因為如果重復使用這種資源的話,應該是重復性的工作,在加工質量以及工人所消耗的圖紙工藝理解時間方面,都是非常有幫助的。這是改善8。
(5)生產準備按時到位率
生產過程不僅是訂單按照工藝流程來展開,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生產準備是否能夠按時到位。就如同我們經常所提及的5M1E,其實都是生產準備的范疇。生產準備的按時到位率,也是衡量制造車間運行平穩和有效的重要依據,
對于復雜產品的裝配,物料是否能夠按時到位是很多企業急迫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統計不同物料的按期到位率或者缺件率,可以發現供應鏈供應的很多問題,有可能區分出具體物料的問題,實現針對性的解決。這是改善9。
目前車間生產的精細化水平越來越高,即使采用APS進行資源配置,也是一種多維資源的并行約束,要求生產準備制造要素資源的齊套性完備準備,由于不同資源涉及到不同的部門,對部門之間的協同都是一種考驗。通過對生產準備按時準備率的統計分析,有問題的一定會凸顯出來,可以就像“打老鼠”一個個解決,只要每次解決的都是自己的痛點,就是值得做的。這是改善10。
(6)庫存周轉率
庫存周轉率,或者說物料從進入庫存到被使用所經歷的時間長短,其實衡量的基本都是一種內涵。良好的運行,應該庫存都是基本屬于一種精益性質的,最理想的局面是正確的物料在正好的時間到達并被立刻使用,但影響這種局面形成的因素很多,其實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想要提高庫存周轉率,首先生產提出的物料需求要準確、第二供應鏈準備的偏差要小、物流配送順暢,也是一種綜合性的指標。
可以根據物料價值進行A、B、C等分類,針對這些物料,統計庫存周轉率的變化趨勢,看是否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如果不是或者提升太慢的話,可能就需要進行分析了,分析到底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解決。這是改善11。
上面提的指標只是自己暫時想到的一些感覺比較有趣的指標,感覺也都是自然應該提出的指標。其實這些都是一些綜合性的指標,都是牽涉面很廣的指標,但都是良好生產運行局面的真實反映。作為企業,應該從自己的問題出發來思考自己需要什么樣的MES,從供應商來說,應該對標企業的真實問題和需求,進行功能規劃設計的過程性細分,并細化形成過程性指標以保證最終目標的達成。否則就都是空談了。
還有很多其他的指標,比如質量等,這個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的,本文不再贅述。也歡迎大家能夠提出其他的有意思的指標。其實本文更多的還是希望大家能夠明白這些指標提出的背后的味道和思路,就可以根據實際要求提出針對性的指標了。